
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辛振东 浙江乌镇报道维海配资
11月7日,立冬时节,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当天下午的主论坛上,备受瞩目的“六小龙乌镇对话”环节正式开启。
会场之外,连绵烟雨;会场之内,热潮涌动。聚光灯下,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担纲主持,宇树科技、群核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游戏科学、深度求索六家前沿科技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首次同台。
围绕人工智能的机遇、挑战与未来,一场浓缩了智慧与远见的对话就此展开……
“六小龙的出现与互联网大会十年历程之间的关系,非常值得研究。”王坚院士的开场白,直接将问题抛给了六位企业家。
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CTO王兴兴首先回答。宇树科技从三人团队起步,九年时间发展为千人规模,这背后依托的是中国完善的创业生态与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已出口至全球顶尖实验室。
在王兴兴看来,机器人能取得快速发展的最大原因是全球共创。“去年人形机器人走路走得好都已经算是优秀,但今年,尤其是最近几个月,很多机器人都可以跳舞或者表演得很好。原因在于全球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这个行业发展。”王兴兴还提到,“杭州乃至全国对于创业公司的支持和整个创业生态环境的营造,让我们能发挥热情,实现梦想并回馈社会。”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韩壁丞的创业故事颇具传奇色彩。团队成员早年在哈佛大学边求学边创业,经常用自己的头做脑电测试,甚至被美国邻居老太太误以为“中国学生为提高学习成绩半夜给大脑充电”。2018年,公司将总部迁回杭州,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飞速发展。
“我们沿着‘从痛到大’的路径,首先帮助残疾人、孤独症患者等最需要的人群,接下来还将升级和推出睡眠改善、体重管理等民生产品。”韩壁丞透露。
对话渐入高潮,六位嘉宾不约而同地道出了技术突破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
“开个玩笑说,以前我们是做‘狗’的,今天终于可以做‘人’了!”云深处科技创始人兼CEO朱秋国一句调侃的话,引发全场哄笑。
他回忆维海配资,最初机器狗在变电站测试时,室内跑得好好的,一到户外没几小时,足底橡胶就磨坏了,“整只机器狗烫得像要烧起来。”然而,正是这些具体场景推动着产品迭代,从电力巡检到应急消防,机器狗在挨批与改进中成长。“现在我们做出了全球首台真正能走向室外、扛住风吹雨淋、具备防护能力的机器人。”朱秋国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
“我们公司的成长实际上是伴随着整个中国互联网各种风起云涌的过程的,我觉得从互联网时代迈向AI时代,是全球技术的一个浪潮,也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缩影。”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晓煌说道,“企业在2021年、2022年左右意识到了这个方向,但是并没有找到很好的应用场景,但团队一直在这个方向努力,直到今年产业发生爆发性增长。”
游戏科学创始人、CEO冯骥则以《黑神话:悟空》为例,解释了“游戏即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理念。
“游戏是第九大艺术,中国游戏产业已培育出全球最大的用户群和人才池,当国产产品达到国际水平,就能获得用户的热爱和深度认可。”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假设你的品质不达标,甚至是一个伪劣的产品,那么中国用户也会有一双‘火眼金睛’,会狠狠地识别出来,并且给你教训。”这番坦诚,赢得现场观众认同的掌声。
深度求索资深研究员陈德里代表公司出席论坛。他介绍,深度求索公司是在2023年成立的,从创立之初就确定以追求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聚焦于最前沿、最硬核的技术探索,一个核心优势正是专注于长期主义,坚持做前沿智能突破这条主线。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舍弃了很多支线上的事情,不做那种很“短平快”的事情。
在探讨技术瓶颈时,六位嘉宾毫不避讳。
王兴兴指出,具身智能面临模型结构不统一、数据采集标准缺失等问题;韩璧丞提到神经控制假肢的精细操作难度极大;朱秋国则聚焦机器人的移动与操作难题,呼吁通过架构创新降低算力与数据依赖。
陈德里则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人类与AI的关系,中长期风险不容忽视。
陈德里认为,短期的三至五年内,AI与人类将处于蜜月期,AI作为人类能力的延伸,可解决更复杂问题创造更大价值。但是,五至十年后,AI就可能开始取代部分人类工作,这时候风险就会上升。科技公司应该扮演“吹哨人”的角色,告诉社会公众哪些工作没法被取代,未来需要哪些技能。而十至二十年后,AI发展可能会变得更加危险,因为那时AI可能取代人类大量工作,对社会秩序提出很大挑战。
不过,冯骥却持乐观的态度。在他看来,AI能放大个体创作潜力,让有审美能力的人创造更繁荣、更高水平的作品。“人类只需静观其变,好好锻炼身体,等待时代到来。”此话一出,再一次逗笑全场。
当对话进入尾声,“六小龙”纷纷表态。
“明年、后年,机器人行业会有更多惊喜,我现在能够想到的惊喜可能比今年还会更多一些。”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脑机接口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现在也越来越有信心去把这个事情做好。”
“走到今天的话,机器人面向行业及应用这一块路径我们认为是基本打通了。”
“相信未来是一个充满机器人的世界,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空间智能技术来服务人类。”
“(游戏)这个产业培育了很多用户,也培育了很多人才,我们可能是最后的一朵‘小的浪花’。”
“长远来看,科技公司应提醒公众哪些工作无法被取代和未来所需技能,同时须守护人类安全并参与秩序重塑。”
夜幕降临,千年古镇的灯火渐次点亮。一个多小时的思维碰撞暂告段落。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曾在会前表示,设立“六小龙乌镇对话”,是因为他们代表着中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的最新力量。因此,这场对话也被业界视为观察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窗口。
序幕已启,未来已来。2025年虽已近岁末,但杭州“六小龙”的故事,才刚刚开篇。
道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